Www.zhihu.com question 403688470 answer 1472946787
基本情况是985本科,软件工程专业,系里专业综合均第一,有竞赛和科研经历。数模美赛M奖,几个校奖,一个国赛省一。一篇计算机体系结构类论文在投。海外经历是大一暑假出过国,搞的智能机器人。实习经历是大三下在Intel亚太研发中心实习,做的编译器软件实习生。之前为了方便深度学习编程搞了一个vscode里的snippets 插件,现在下载量已经6K次。
刚开始投夏令营投的挺紧张的,很多推荐信什么材料时间都挺紧的。而且感觉因为第一次保研,什么都有一点手忙脚乱,而且又是远程完成。学校的辅导员老师很贴心,很多材料需要盖章的都会扫描,不厌其烦。而且今年的保研简直是卷爆了,其他专业都来转计算机和软件学院的研究生。我知道的人很多都在投计算机类的保研,所以我的压力也非常大。EE类的保研还是相对轻松,而CS类由于学科本身的火热程度,早已卷得不成样子了。
经过密集的夏令营,成功拿到了中科院计算所,清华深圳计算机,北大信科计算机,TBSI数据科学。这几个单位的优营或welcome letter。由于我比较喜欢计算机系统和AI结合的方向,而计算所在计算机体系结构方面国内最强,老师也谈的比较match,所以我的最终去向是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计算机体系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
保研的阶段可以划分成3个,第一阶段是夏令营前的几个月联系导师,第二阶段是夏令营的考核,第三阶段是预推免。经过这几个阶段后大致就确定了。因为夏令营offer很满意,就没有走预推免。
中科院计算所
北大信科院计算机系
清华深圳伯克利学院
清华深圳研究院
夏令营难度
总体来说,今年保研夏令营改成线上,所以有更多的人会竞争同一个名额。很多学校疯狂扩大夏令营入营规模,但是招的人还是那么多,难度很大,今年保研形势确实严峻。这就是说个人的基本素质变得更重要了。形势严峻主要是出国的人变少,很多学生留到了本校。
夏令营里的大佬应该是很多的。最重要的是把握好自己的心态,别抱着其他人干啥自己也干啥的从众心理去卷,突出自己的长处往往有好的结果。
关于硕士就业还是读博的问题我认为还是认真考虑考虑,问问老前辈的意见,毕竟这个还是影响挺大的,尤其是对我们计算机类专业来说。
考查形式
类型1:机试+面试+笔试
机试要提前刷题,我刷的是leetcode+洛谷。重点要学学动态规划和图论,在有机试的几个学校中都是很重要的。
类型2:面试(因为线上,基本都是这个了)
面试主要考察基础知识,另外就是科研经历。机器学习几乎每个学校都在问,因为我准备地较为充分,因此也回答地不错。另一部分是计算机系统的知识,因为我就是专搞系统软件和体系结构的,因此这一部分应该说是比较熟练。
Offer选择和我的思考
在反复的思考后,根据我的经验和经历我放弃了北大和清华的offer,最终选择了中科院计算所,这个选择我足足考虑了有一周的时间,在纸上列了各种情况,问了国外国内不少工业界和学术界的前辈们,也参考了部分成文的评价,非常感谢他们的答疑解惑让我确定了我的去向!
【科研经历的影响】在本科的时候我和实验室的研究生从大二上开始一起工作了2年,每周的组会我都会去参加,分享这周的工作和阅读的论文,两年以来,我的水平提高了不少,也有了自己的科研成果。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研究生导师对于一个人科研道路的巨大影响。我的导师擅长的方向应当和我的方向尽可能地契合,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发挥自己的优势,让自己达到更高的地方。如果导师的研究方向和自己不太符合,那么可能就要事倍功半了。怎么看导师的擅长领域呢?对于我们计算机类专业而言,需要在dblp上搜索导师的名字,再看一看论文投的会议和摘要,就知道导师博士期间是研究什么课题。
【海外经历的影响】大一暑假我去美国交流,在加州参观了不少世界名校,也去了计算机博物馆。我印象很深的是他们产学研结合的计算机教育模式。即使是图灵奖得主Lecun也会入职Facebook。这种科研重工业模式也就是伯克利模式可以让老师与时俱进,作为导师的idea不落俗套。我想这也是我们国家真正缺少的,计算机是工学,算法和系统的实现是第一位的。产学研不是因为接横向项目就可以了,而是课题组的科研成果能够转化成产品。在我国高校的科研中很缺少这方面的东西,负责科研的小组常常因为产学研结合地不够紧密而导致研究论文变成了水货,无法投入使用。研究的成果落不了地,学生的培养就怕与企业脱节,出来以后找不到需要的企业。华为高薪招的天才少年也都是研究落地的,不是搞论文的机器,作为一名合格的导师更应该保证组内的论文不是水货,能够落地。产学研结合也是国家要改革的方向,毕竟前一段国家开会反复在提研究要面向重大战略需求。计算所的一批优秀的企业联想、曙光、寒武纪是产学研的典范,这也是我对计算所认可的一个原因。
【体制内的影响】行稳致远。这句话应该是我对道路选择的基本要求。一个人要想走得远,只有靠扎实的专业知识,在自己擅长的领域独立鳌头。我考虑了保研群里所说的选调和进体制内的事,我对比了清北和中科院的具体数据,清北的选调集中于行政领域,国企和部委在中科院的招聘集中于科研领域。我现在没有去体制内的打算,将来估计几乎不太可能有进体制内的打算。但如果将来想进体制内,我更倾向于体制内的科研部门而非行政部门,这一点中科院的数据占据了优势。另外,如果要进体制内尽量是要应届生。
【面向未来全盘考虑的决策方式】有一句话比喻得好,不是985的同学看985如同985的同学看清北。都觉得对方是十分优秀的,然而真正在学校才会知道其中的优点和缺点,优缺点并存是任何一个单位都避免不了的,如果只能片面看待一个单位的优点和缺点只能说是决策上的重大失误。这一点我十分清楚,所以我在决策时尽量避免让高考分数影响我的选择。原来认真品读过毛泽东在长征中的决策,其决策必须是面向根本目标的和面向未来的,必须让红军尽可能地存活下来。所以才有了四渡赤水河这样在当时令人不解而过后又被人拍案叫绝的决策。我在决策的时候也必须是面向未来的,必须考虑我将来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而不是高考失去了什么。经过实际对比后,我注意到计算所我的导师会直接问我希望的就业去向和他们的培养方案和预期效果,而其余offer的老师对培养方案和预期效果提到的并不多,这可能和高校老师招生名额比研究所多有关。而这个对我很重要,关系到我未来的发展。
【计算机大佬们的方向指引】去年,图灵奖得主大卫petterson表示体系结构的黄金时期又到了。而AI算法发展到今天,最缺的就是一套系统给他们提供一套抽象层,能够渗透入多种设备。这和当年OS的发展颇有一番相似之处,调度算法一套接一套出现,然而做出来一个OS才是核心。所以Lecun去年举办了sysml会议,而计算机强校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去年开了新课ai-sys专门讲授AI for system和system for AI。根据图灵奖得主们的预测,在不久的将来,AI计算平台与AI系统会成为新的研究方向。而AI加速器和计算平台正好瞄准了这个方向,我相信在未来会很有前景。
【具体到导师各方面的影响】古人云:“舍虚名而换实利,务虚名而处实祸。”由于对计算所导师的为人和学术都打听得很清楚,所有我从不同方式联系到的人都给予了高度评价。根据老师们论文的代表作、研究方向和老师本人所获得的荣誉,我在慎重考虑后我决定选择计算所。对于老师的为人我问的很细,包括组里的毕业标准,论文一作情况,每天几点到,几点离开,周末用不用到工位上,打不打卡,组会开几次,讲多长时间。由于我问的很细而且不带有主观性色彩,因此根据这些信息综合可以非常清晰地确定老师。
【国际学术声誉的影响】在保研过程中,我也咨询了在美国工作人对于国内高校的印象,美国还是因为国内的学术造假而不太认可国内的研究生教育。我又找到了行业内对于中科院计算所的具体评价,细化一下。参考的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钱学海《对计算机体系结构研究的一点认识》一文,“中科院计算所成立了体系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无论论文的质量和数量都可以和美国顶尖大学相比甚至有所超越”。这几个offer的CS学术声誉还都是很好的,只不过在计算机体系结构领域上计算所声誉更突出。查阅相关资料后我发现,在亚洲中科院计算所的体系结构四大顶会排到了第一。
【互联网和科技类企业的评价】我在企业实习期间问了我的mentor对于中科院计算所、清华、北大的看法,他认为如果想要继续在计算机行业发展,那么这三个title是同一层次的,建议我考虑方向和导师,这两个更重要一些,但如果转行不搞计算机那就另说。我需要对未来计算机的发展趋势做出预测,在对国家未来发展产业的推演中,马斯洛的需求模型为信息化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因此我认为信息化是必然的趋势,而我的优势就在于计算机这个领域,而对于互联网企业,确实应该侧重于考虑方向和导师。而计算所导师人品也多途径验证过了。话说回来,互联网类企业看的是自己的能力。
【毕业去向的影响】从计算所学长那里看到了上一届计算所的毕业去向表格,大致看了一下,统计数据还是很优秀的,年薪和其余offer比也差不多,有的会高一些,而且去FLAG的也不少,我猜测是由于计算所的项目多所以训练多的缘故。
【在读生的评价】我要从正面和负面两个角度了解一个单位,这是我做选择的基本要求,只了解到一个方面我是不会选的。通过查阅知乎,询问直系学长等非常多的途径,我了解研究所的后勤和住宿和高校比有差距,课余活动少,运动场地少,这是它的缺点。优点是科研实力强,论文能力强,项目多,科研资源丰富,企业合作多,就业好。我原来了解过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的有关内容,综合管理学的有关知识,基础后勤等方面的落后是不满意的来源,而对前景和事业的阶梯是能够提供动力的来源。因此我认为我可以接受。
莫被眼前的好处迷惑了双眼,长远的眼光可以让人生变得更加富有弹性。希望我能够在未来研究生的旅途中真正行稳致远。
2020.9.25
没想到看得人这么多,所以全匿了。只是一点小小的感受,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愿同学们保研顺利。
2020.11.4
保研基本结束了,为了方便交流,我取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