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下这篇文章既算作是对自己保研路的一个记录,也说不定能帮助到一些准备进行保研工作的同学吧。
- 学校专业:21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成绩排名:22/217(比较一般)
- 英语:四级595,六级562
- 竞赛:无任何省级、国家级奖项,参加过ACM队
- 项目:国创时一项国家级创训项目(负责人),一项省级创训项目(成员),成果只有一项软著
其实一开始自己也很搞笑,竟然不太了解学院的总人数,以为按照比例自己并没有办法与保研扯上关系,已经在准备考研。直到6月中下旬和一位同学交流时发现自己获得保研名额机会还挺大(感谢这位同学),于是才开始着手看有哪些学校的夏令营还未开营。那个时候已经有一小部分的学校夏令营报名截止,通过一些夏令营汇总帖了解才陆续报名了一些学校,不得不说夏令营很多学校的bar都普遍较高。最终除了本校以外只入营湖南大学信科院,南京大学软院(入营机试,最终未通过)
湖大信科院
湖大给我的感觉就是比较佛系,入营人数挺多的。考核形式只有面试,英文自我介绍,然后大概是围绕成绩,项目等问了些问题(估计没项目的话会问专业课吧),在得知我的排名之后总感觉老师兴趣就不那么大了。最后只拿到了合格营员。
后续:原本以为合格营员机会不大(优秀+合格加起来有很多人),结果后面招办老师竟通知优秀合格都可以填报,再加上预推免的同学就更多人了(最后估计是拼手速),可能正是这样湖大也不太需要担心鸽子。
南大软院
收到南软的机试通知还激动了一会儿,以为自己已经入营。最后发现机试叫做入营机试,也就是机试过了才能叫入营,而参加机试的人就更多了,几百号大军。机试是幕测平台,有IDE模式和在线评测模式(也就是常见的OJ平台模式)。但到了考试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只剩下IDE模式,自己当时对这个模式没细研究。而且由于不能测试,不会报错,所以交上去的程序甚至不知道是不是能正确运行。最后是没能过关。
机试题目是五道算法题(和往年形式有些出入?),总体来说应该不是太难。
预推免
今年疫情除了导致中高考、考研时间的推迟,同样使推免工作进程有一定延迟。国家推免系统开放的时间从原本的9.28改成了10.12。因此很多学校将各自预推免的时间安排在了九月份。可以明显感觉到预推免的初筛通过门槛低了一些,毕竟可能也是少了夏令营第一批的优秀同学。最终得到进一步考核机会的有厦门大学信院,华南理工软院以及南大软院(是的,再来一次)。
厦大信院
厦大是我参加的第一个预推免考核学校。考核形式只有面试,需要制作PPT演示(一般就是从个人简历,荣誉与社会工作,竞赛与科研,研究生目标等展开),老师一般也就是根据PPT的内容来作展开提问,所以对于PPT上的内容特别是项目必须自己有一定的把握,这样在回答时凭自己的经历和理解应该问题不大。除此之外还会进行一个比较特别的思政考核,由一个负责思政的老师提问一些政治相关的问题,不是什么需要背的,主要是考察一下政治、法治素养吧。
虽然自己感觉表现还不错,最后结果却似乎没通过。最终是因为鸽子起飞收到了补录邮件,也算是自己收到的第一个外校offer。
南大软院
南大软院的考核和厦大的之间就只隔一天,考核形式仍然是机试+面试。这次是直接在下午先进行线上面试,然后在晚上进行机考。
面试方面由于不清楚会面什么,自己也有在网上搜索一些面经之类的,最主要是参考了:
2019南京大学软件学院9月夏令营(预推免)小结
自己准备了一下英文的自我介绍和项目介绍,也准备了一些常见专业名词的英文解释(英语的考察还是比较考验口语表达和反应能力的),然后也稍微复习了一下软件工程这样的专业课。最后除了英文自我介绍以外,果然是有英文的专业名词解释,可以自己选择,我是选择了Big Data,恰好有所准备,因此答得还行。然后中文问了软件工程的定义,以及和项目相关的内容。最后也有思政考核(但因为厦大的经历使我抱了一些侥幸心理,以为也不会问有固定答案的问题),最后问了“两个一百年”和“四个自信”(还真有),结果即使已经看过前面链接里的内容,“四个自信”还是只能凭印象,没答全。
机试方面重新遵循了以往的考察方式,一道面向对象的编程题+两道算法题,面向对象的编程主要是根据题目要求补全一些类函数,算法题其中有一道比较有难度。在线评测平台和夏令营不同,语言上可以选择Java和C++,但Java是明显有优势的,因为在题目文档中可以看到一定的JUNIT测试用例,此次的平台也会有报错及用例不通过的解释,每次提交都会更新得分。使用C++的话只能通过自己本地IDE编写完成后,考试完发送源代码给老师,不能实时得知自己的得分情况。
最终考核结果是良好,也就是所谓的wl(候补)。
南大这边其实自己事先已有联系导师,通过询问导师和南软研招办知道wl的补录机会从往年经验来看普遍都比较大,但是需要能够等待,所以自己也是想拼一拼。
华工软院
华工软院的考核直接安排到了国庆假期最后(可以算十推了)。考核形式是面试,同样需要PPT制作演示,严格限时在5分钟,然后先提一个英文问题,老师再根据PPT内容进行展开提问。同样,由于有了厦大的面试经历之后,面试过程相对比较顺利。不过因为项目做得其实并不那么深,可以明显感觉到我的回答并不都是老师想听到的答案,但好歹也是能基本回答得上。最后是隔天先在报名系统出一个复试分数,再在第二天才公布名单。最后分数达标,拿到了拟录取资格(第二个外校offer)。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华工采取双选规则,拿到拟录取资格后学生自由联系导师,并需要签下双选志愿书,再提交到招办,才算正式取得录取资格。所以建议如果首选院校并不是华工,还是需要慎重考虑,毕竟有纸质约束。因为自己梦校是NJU,所以这边自然也是放弃了。
最终是在国家系统开放当天收到南软的补录,自己的保研之路也算是比较圆满地结束了。因疫情缘故,2021级的保研推免工作比较特殊,线上的形式令同学们可以充分利用时间参加多个学校的夏令营或预推免,因此offer的分布会更显不均。所以在今年推免系统正式开放后,同样出现了有许多较好的学校都未能招满的情况,给到了很多候补以及十推捡漏的机会。
推免申请时绩点确实是特别重要的,相当于是敲门砖,如果初筛都过不了那就连展示自己的机会都没有了。除此之外能够在本科期间参与一些项目,有一些学术成果还是比较加分的,尤其是对一个方面能够有比较多的涉猎和运用,对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方向也很有帮助。至于竞赛,如果能获得一些重要比赛的奖项当然很好,但我这里是想提醒竞赛上并不是每个人只要投入了就能得到回报,因为自己也是参加了比较多竞赛但却没能获得好的奖项,或许也和这些竞赛获奖难度较高有点关系吧?不过竞赛的经历确实还是挺有意思的,多参加并没坏处。
夏令营、预推免还是要多抓住机会,毕竟大家都是从0offer开始的,能拿到自己理想院校的offer当然就万事大吉了,如果是候补甚至是没拿到的话,也得为自己考虑些后路,毕竟三年的努力,不能前功尽弃。拼候补需要承担比较大的压力,像我在系统开放前后两天简直如坐针毡,寝食难安,在系统开放当天也只睡了两个小时,生怕错过补录通知。
因为今年是特殊情况,不知道明年会不会重新恢复线下面试,但大多经验应该还是合适的。总之希望每个保研人都能获得自己理想的offer吧!